马原技巧

一、马原题目与分值

1、单选:1-2哲学;3-4政经

2、多选:17-18哲学(全选低,对就选);19-20政经;21科社

二、keyword

1、没有任何Keyword,符合材料描述的选项是对的

2、“根本、决定、核心、最”对应“人民、实践、规律(矛盾)、物质生产=物资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力

  • 例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内容,其中能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D
    1. 社会形态
    2. 地理环境
    3. 人口因素
    4. 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成方式)
  • 例题: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B
    1.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2.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这里有关键字,生产力)
    3.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 例题:……由此证明:CD <多选排除错误答案>
    1.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根本不对应科技)
    2.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根本不对应科技)
    3.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4.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经济在没有物质生产的时候可以代替物质生产

  • 例题:“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明”表明:BCD
    1.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
    2. 自然地理空间影响文化的外在特征
    3. 社会经济状况决定文化发展的形态
    4. 不同形态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3、“永恒、永续、forever ”对应“绿色、自然环境、生态、地理

  •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必要条件
  • 生态环境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

1、基础知识

  • 实践对应基本途径、基础
    1. 实践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 实践是桥梁
    1. 实践是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基础
    2. 实践连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
    3. 实践连接主观与客观(客观是前提)
  • 实践的本质: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1. 人都是能动的改造世界,直观是错误的
  • 实践的结构:主-中介-客体
    1. 主:能动的人(目的设计计划)
    2. 客体:指向的对象(不一定是客观的)
    3. 中介:物质工具、语言思维
    4. 主-中介-客体缺一不可
  • 实践的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 客观实践性:强调实践高于认识,材料强调做到
    2. 自觉能动性:强调目的计划,有意识的去做一些规划
      1. 例:人们建造高楼大厦,往往要有工程设计图,再根据图纸建成大厦,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3. 社会历史性:强调过去现在,实践水平不一样,实践的方式也不一样
  • 实践的形式:物质生产(keyWord)、社会政治、科学文化(虚拟实践是新的延申)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动力、标准、目的
    1. 改造世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就认识的本源来说,任何认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认识的发源/来源/起源$\to$实践/直接经验

2、客观(物质)主观(意识)前提

例:从实际出发(客观)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例:尊重客观规律(物质)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四、常考概念特性

1、马克思具有: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

2、时空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有限性、无限性

3、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运动(根本属性)

4、意识具有:能动性、计划性、目的性、创造性

5、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6、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规律具有:客观性

8、真理具有:客观性、一元性、绝对性、相对性

9、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历史性、多维性

10、认识具有:摹写反应特性、能动创造性

五、马哲中常见错误选项

1、“比”、“更重要”❌

  • 只有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更重要是对的,其他都错
  • 不能说哲学概念谁比谁更重要,没有这种概念

2、“自由理性”“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博爱”❌(资本主义价值观)

3、矛盾可以调和❌

  • 矛盾是普遍存在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
  • 矛盾普遍存在
  • 矛盾可以一方消灭另一方,或者其他方式

4、改造、创造规律❌

  • 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和创造
  • 改造创造规律发生的方式是正确的

5、“生理机能”、“由人的意志决定”、“观念形式”、“随心所欲”、主观性❌(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6、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具体途径、现成道路❌

  • 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具体道路
  • 现实道路、行动指南 ✔

7、直观反映❌(正确的是能动反应)

8、发展是循环往复、线性的❌(螺旋上升的)

9、人人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10、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感性认识局限的,但是可靠的)

六、绝对但正确的选项

1、不包含差异的同一是不存在的

2、现象一定表现本质,本质只能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3、任何历史人物(好人和坏人)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6、现存的都应当灭亡

七、派别判断

1、哲学基本问题

  • 恩格斯哲学的基本问题(首要问题):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本源问题$\to$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联系,关系)$\to$ 可知论/不可知论

2、主要考查的3个方面

  • 辩证唯物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1. 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也是唯物主义
    2. 一元论:只有物质、意识2极,不存在第3种状态
    3. 多元论都是错误选项
  • 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
    1. 变形表述: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2. 变形表述:万事万物都归结为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 变形表述:不仅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无限多样的,每一个形态的属性也是无限多样的
  • 派别关键词
    1. 存在即被感知(主观唯心)
    2. 马原派系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3个独立问题

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考察

1、马克思定义的人

  • “现实”的人,可以进行实践、具有社会关系、能动性的人
    1. 婴儿不是,不能实践,没有能动性
    2. 抽象的人❌,马哲中不存在抽象的人
  • 人的本质:
    1. 社会关系(社会性)的总和
    2. 具体的,历史的

2、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历史主体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人民群众: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起决定性作用

5、人民群众的决定与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

  • 与规律一致、受规律、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首要的、决定的影响
  • 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直接碰到,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绝大多数人(特定时期剥削阶级亦可以是人民群众)
  •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个人对历史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 每一个人是通过合力,影响历史(对历史起作用)
  • 作用大的人-历史人物;作用小的人-普通人

7、历史人物与杰出人物

  • 历史人物是中性词,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的正面词
  •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
  •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往往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
  •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历史总进程和总方向=历史规律=规律)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 杰出人物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
  • 历史人物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8、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历史人物)的关系

  •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环环相扣、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他们割裂开来,坚持两个确定,做到两个维护

九、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属性和贡献

1、三大组成部分

  • 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 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核心结论目标-科学社会主义

2、三大来源

  • 社会-资本主义矛盾
  • 阶级-工人
  • 思想渊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确立了实践的观点,转向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从空想到科学的2大理论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马克思之后才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对立)

5、马克思主义的属性

  • 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规律)
  • 实践性:首要的的基本观点
  • 人民性:政治立场,最鲜明的品格(革命性以科学性为基础,人民性以阶级为基础)
  • 发展性:与时俱进
  • 马克思主义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体现为革命性

十、物质与意识(必考)

1、考察物质、物质运动与时空

  •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 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多样性的统一)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 物质、运动不可分
    2. 运动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
    3. 物质不能脱离运动单独存在
  •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永远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
    2. 静止时运动的衡量尺度;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时空是客观性;时空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人感觉时间过的快)
  • 具体的时空是有限性,整个时空是无限性;
  • 时间的一维性

2、考察意识的本质

  • 选项中出现人脑
    1. 意识是人脑的机制和属性,其他表述是错误的
  • 反应
    1. 主观反应本质
    2. 现象反应本质
    3. 意识的内容不是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 区分意识的本质与来源
    1.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3、意识的能动作用

  • 直观反应是错误的,意识只能反应现存的事物❌
  • 能动性指的是设计,创造等词
  • 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4、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是对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
  • 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的原因在于:
    1.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理性智能的模仿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2.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人工智能不能真正具备社会属性
    3.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5、考察物质意识的关系

  • 区别:地位(物质是本源,先有物质再有意识)和范畴(意识主观,物质客观),意识与物质范畴不同不能代替
  • 联系:意识可以转变为物质;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十一、质量互变规律

1、考察量变引起质变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积累)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量变:渐进性和连续性
  • 质变:飞跃性,连续性的中断
  • 认识质是前提,考察量是深化

2、考察适度原则(属于质量互变)

  • 度是一个范围;保持事物质的量的界限

3、考察“辩证否定”与质量互变同时出现,“辩证否定(否定之否定)”作为干扰选项

  • 辩证否定是自我的否定,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辩证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事物发展不是直线性,而是螺旋上升的

十二、科技

1、正确的说法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1. 不是基本要素
    2. 生产力的3个基本因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时表现为异己、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 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理解点

  • 科学是认识,技术是实践,是不能自主、自发对生产、社会历史起作用
  • 科学技术生产在一起,才可以对应keyword
    1.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十三、矛盾

1、矛盾的2个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性)、斗争性(对立属性)

  • 同一性-联系;斗争性-区别差异
  •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包含差异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同一是包含斗争的同一)
  • 同一性有条件的、新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2、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与特殊性

  • 共性=普遍性=一般;个性=特殊性=个别
  • 普遍性寓于特殊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
  •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 整体和部分-不选

3、对矛盾特殊性的延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判断中心、关键重点有关)、次要矛盾
  • 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判断好坏有关)、次要方面

4、矛盾的错误说法

  • 调和矛盾(矛盾不可调和,调和就变成一样)
  • 矛盾只有一方克服另一方才能解决(可以同归于尽,一方变成另一方)
  • 绝对同一(同一是包含斗争的)

5、社会基本矛盾

  • 生产力-生产关系
    1. 生产力地位,特征,基本要素
    2. 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骨骼=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 注意:
    1. 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不是单向的、机械的、而是归根到底意义的
    2. 经济基础(骨骼)=制度化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血肉):最基本、巨鼎的方面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3. 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6、上层建筑构成

  • 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监狱;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
  • 核心:
    1. 政治法律思想意识形态中居主导地位
    2. 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3. 生产资料所以制-生产关系的决定方面

7、所有的寓于(符合26字母顺序)

  • 必然寓于偶然之中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性
  • 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

十四、规律

1、规律是客观的本质是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创造改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 客观在主观之前,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从实际出发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正确看待规律的制约作用
    1. 不能摆脱规律的制约-规律具有客观性
    2. 自由是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3. 自由:主观能动性;必然-规律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 联系:都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重复
  • 区别:
    1. 自然规律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不需要人参与
    2. 历史规律(社会规律)是自觉的,有意识的,需要人的参与

3、面对规律,错误的观点

  • 宿命论(夸大规律)
  • 唯意志论(主观唯心)

4、历史规律=历史趋向、历史必然性、历史总进程、总方向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同主体选择的关系”
  • 在社会形态更替中
    1. 会有同一性和多样性(可以跨越,可以交叉渗透)
    2. 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3. 前进性和曲折性(有倒退有曲折,但不会改变前进性)

十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与本质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

  • 感性认识:认识低级阶段,从实践中直接获取,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可靠,但局限)
  • 理性认识:认识高级阶段,通过抽象思维分析感性材料获得,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深刻,反应事物本质)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认识,根源来源都是直接经验/实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辩证统一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1. 感性认识是基础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考名人名言,区分强调感性还是理性)
    1. 不经过大脑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强调大脑思考,所以理性认识渗透感性认识
    2. 感性认识背后有理性的指导:看到同一个事物,由于理论结构不同所以感觉不同

3、现象与本质(客观范畴);现象(包含真相假象)表现本质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主观范畴),感性认识是反应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本质深藏事物的内部,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 错觉是主观感受,假象是现象

十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区别

  • 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
    1. 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2. 人们实践获得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3. 人们实践活动创造的生产力
  •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非意识形态
  • 政治法律思想是直接、最集中反应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辩证统一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关键来源,社会意识是人民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 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中性词)

3、混淆观念

  • 生产方式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
  • 社会形态 = 经济基础 + 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 =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 政治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 = 生产关系的总和

4、政治上层建筑: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关和政治组织。

5、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十七、政治经济学的逻辑

1、用马哲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剥削)

  • 资本诞生就是万恶的:原始积累是殖民和掠夺
  • 随着资本资本的发展,平均利润率是下降的

2、如何掩盖

  • 一般的商品、货币:实质是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关系
  • 劳动力商品、货币、资本: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
  • 资本主义的本质:获取剩余价值与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绝对规律
  • 工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但表现为全部劳动的报酬
  • 利润本质是剩余价值,但表现为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而不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

十八、一般商品经济

1、一般商品经济的范畴(题干不会有资本、剩余价值)(考对应关系)

  • 抽象劳动 $\iff$ 价值 $\iff$ 无差别、一般、社会关系、社会属性
  • 具体劳动 $\iff$ 使用价值 $\iff$ 具体、自然关系、自然属性

2、使用价值:一切劳动产品共有属性,构成社会财务的物质内容。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区别):2者不可兼得,矛盾的统一体。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价值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3、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本身有价值;纸币不是货币是货币符号)

  • 价值尺度:观念货币(标价)
  • 流通手段:现场交易
  • 支付手段:延后的,先付钱,或者先用后付

4、商品

  • 劳动产品 + 交换 = 商品
  • 商品必然是劳动产品。
    • 商品价值的理解
      1. 质:抽象劳动
      2. 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商品内在二重性的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5、任何劳动都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6、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7、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十九、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1、资本主义经济: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高级阶段)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危机不可避免)

2、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针对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 必要劳动:不体现剥削,形成劳动力价值(工资形式返还,因此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 剩余劳动:体现了剥削,形成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 工资表现为全部劳动报酬(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模糊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 雇佣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 剩余劳动时间

2、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针对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 可变资本(人):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会增值,不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由公认的抽象劳动再创造出来)

    1. 特点词(与人有关)为:人 / 工人、增值、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工人)、剩余价值、创造、抽象劳动
  • 不变资本:以生成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会增值,因此原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损耗)到新的产品中去)

    1. 特点词为:物、使用价值、转移、具体劳动
  • 例题: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 增值 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分析:增值->与人有关->可变资本;雇佣工人->人

3、其他资本分类方法:

  •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资本周转方式
  •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资本循环方式

4、口诀

  • 物的价值要转移
  • 人的价值要创造
  • 具体劳动锁定物
  • 抽象劳动锁定人

5、生产与消费

  • 价值补偿:卖的出去
  • 实物补偿:买的到
  • 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进行,所以生产常常相对过剩 $\to$ 经济危机
    1. 生产相对过剩是对于有支付能力的人相对过剩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剥削的两种基本方法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总劳动时间,以直接延长剩余劳动(加班或加大劳动强度)
  •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总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全行业技术与劳动生产率)
  • 超额剩余价值:提高个别企业技术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结果是出现相对剩余价值
  •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1. 超额:个别企业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2. 相对: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全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指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非实际需求)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 抽象/一般/形式 可能性:货币流通和支付手段
  • 资本主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2.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也呈现周期性特点,其中危机是必经阶段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 经济危机只能得到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

8、资本积累

  • 资本有机构成与技术构成同时变化(两者同义):因为技术变化,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一定发生变化,从而价格上会相应变化
  • 资本价值构成:仅仅是价格涨跌,技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资本积累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失业,深刻的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
    1. 相对过剩人口形成(失业)
    2. 利润率下降
    3. 平均利润率下降
    4.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总比例降低
    5. 资本周转速度减慢